close

     PART 1


 漂亮的虎航 

從高雄搭小老虎到澳門,航程只需1小時30分;跟坐高鐵到台北一樣快!很快就可一睹世界文化遺產的面貌了。澳門導遊來接機,還帶了豬扒包和奶茶,說是當地人愛吃的「路易士」產品。

↑看顏色應該是鴛鴦奶茶吧,啜飲一口香濃順滑,茶澀味蓋過奶味,喝起來有茶香、微澀感、低甜度、淡淡奶香,我們很喜歡這種味覺!好喝

↑豬扒包到手時已失溫了,還不到冰冷階段;一開始吃不出個中滋味,後來越吃越順口,想不到這不起眼的肉與麵包竟然有不錯迪滋味。麵包體Q軟好嚼不糊口,缺陷是表層烤過的酥硬,變成硬多於酥;如果這一點有改善那口感就更有層次了。

而那塊相貌狠柴的瘦肉塊,咀嚼後眼前出現跑馬燈▁▂眼睛業障重啊▂▁不乾柴啦!還有點玻璃肉脆脆的口感呢。最後我倆都認定不錯吃,更加期待名店「大利來記」了。

 

 GALAXY 澳門目前最大型的酒店(casino)

↑在路氹前往澳門半島的途中,導遊很推崇這家GALAXY「銀河」還要我們找時間來看『證實』,說很漂亮一定要來看一看『證實』。聽她說成那樣勾起好奇心,回酒店估狗得知原來是『鑽石』啦!鑽石水舞秀啦!每逢整點會演出,可以去 YouTube先看看唷。

 

 西望洋山 

↑主教山小堂(西望洋聖堂).抵達時已超過開放時間就看看外觀,重點放在賞夜景囉。西望洋山俗稱「主教山」是澳門第三高山崗;這裡有個眺望台可以欣賞到澳門絕佳的夜景。

導遊在車上介紹時講的是「豬腳山」,一連聽了五六次豬腳山後,頭殼上全是黝黑的萬巒豬腳了…。下車後特別端詳一下導遊,哇~跟機場看的不一樣,乍看那時的模樣很像巨星梅艷芳耶!這回好像比梅艷芳多20歲,膚色比梅艷芳黑了些,牙齒比梅艷芳暴了點;一點一滴組合起來差好多喔!

↑景色主角是澳門旅遊塔(柱狀建物),西灣大橋右邊是珠海市(中國大陸領土)無垠的夜色真的很美。

↑西灣大橋.是澳門第三條連接澳門半島和氹仔之間的跨海橋,特色是有上、下兩層車道,平時開放上層車道,颱風來時會關閉,下層這時才會讓車輛通行。

↑↓主教山路上的豪宅,大門一打開有夠嚇人!一整排的頂級轎車與超跑!是誰啊!

 

 官也街 

位於澳門氹仔市中心赫赫有名的手信街,整條街都是美食小吃&伴手很熱鬧;目前規劃為行人專用區,任何車輛皆不得進來,短短一條街人潮洶湧大多為觀光客。在澳門他們稱伴手禮為手信,品項以餅乾類為最,其中杏仁餅更是澳門必買的在地特產。

 

 晃記餅家 

↑榮獲米其林街頭小食頭銜的「晃記」,是我們鎖定的店家,百年老字號純手工製作光一種杏仁餅就好多樣,都不知道該如何挑選,老闆又酷溝通不順暢之下就亂亂買囉。

澳門生活步調比台灣快由不得你多問多想,一切勝負要自己扛;就如此次買餅,我問老闆:「杏粒杏仁餅有2種喔?」。老闆回答:「都一樣」。明明現場有不同包裝約三四種,就續問老闆:「都一樣哦,那是分大小包裝而已嗎?」。老闆直視我回答:「都一樣」。這個眼神告訴我–趕–快–買–不–要–再–問–了!那就杏粒杏仁餅6包、合桃酥3包、金錢餅1包…老闆已經在按計算機了,我還沒點完呢;見狀就隨手在旁邊拿了3個塑膠盒裝的杏仁餅放上櫃台,老闆這時又抬頭直視我說:「夠了嗎?」。啊~啊~再2盒小的就好了,邊說邊伸手~

這澳門第一名特產杏仁餅,外貌像台灣糕仔,咬下的剎那〝ㄎㄠ〞~落差思緒馬上湧出!好硬唷,而且沒杏仁味。

↑右邊-中裝杏仁餅.左邊-杏粒杏仁餅.兩者都有綠豆粉香氣、硬口感、無香料味,在嘴裡酥化後的餅會帶出堅果味,純!這二塊的差別不大,還有一款迷你的↓,這三種材料都一樣都有杏仁粒,而餅越小杏仁顆粒也變得細碎,這可能是唯一的差別,喔還有上面的字體由二個字變一個字。我們倆吃到後來都比較喜歡迷你的,因為一個一口好拿又好嚼,越吃越像堅果餅乾順口又順心。

話說這杏仁餅常讓人會錯意,尤其是我們台灣人只要一聽到杏仁餅,幾乎聯想成杏仁糕仔;那種濕綿口感杏仁茶味道的糕仔。所以通常吃到澳門杏仁餅的人,會馬上反應怎麼沒有杏仁味;而烘焙產品大多採用甜杏仁果仁,就是萬歲牌杏仁果那種,跟杏仁茶的南杏北杏的苦杏仁味道極端不同。數日後我把「杏仁」名稱從心裡拿掉,依品嚐西式餅乾的角度來吃澳門餅;這下中了,古裝劇裡茶樓情節全湧現腦海,嗐呀~這塊餅猴塞雷呀!

↑合桃酥.來澳門之前看網友大多負評,讓我只買一盒,很好奇跟台灣有什麼不同之處,感覺就是酥鬆,沒有特殊氣味。

在台灣我們常吃到的桃酥都有一股特殊的阿摩尼亞氣味;那是「銨粉」作用是使成品體積膨大、明顯孔洞、特殊氣味。我國衛生署目前將銨粉列為〝食品添加物第六類〞定調為〝膨脹劑〞。少量攝食對人體無害,長期或過量會破壞呼吸系統;隱憂是不肖業者為了節省成本而採用工業級,那對人體健康就有極大影響了,即便如此,那股特殊氣味還是令許多人魂牽夢縈。轉回主體來比較台灣與澳門合桃酥之差異

台灣>有特殊氣味、口感有層次→酥脆口中鬆化、粗碎粒。粗獷重口味

澳門>無特殊氣味、口感有層次→酥脆口中鬆化、粉碎粒。溫和清淡味

↑金錢餅.這個樣貌跟名稱實在難以聯結;出處是製餅原料採用蛋黃,而剛烤好的餅身如硬幣外型+金黃色澤才以金錢餅稱之,也是澳門的名產之一。吃起來很像義美煎餅小林煎餅的滋味,硬酥脆口感、餅乾香濃郁、微微蛋香,來杯熱茶更是愜意。

 

 Bitter Sweet 必達士 

這家店的招牌產品是「木糠蛋糕」,而燥熱的身體呼喚著大腦改買↑「木糠雪糕」,得來的是奇巧好吃、甜而不膩類似冰淇淋蛋糕口感,蠻硬的不好挖,但一入口馬上融化,到最後也不會有奶昔那種乳狀;通常吃到很硬的雪糕都有一種霜味,很軟的也容易變奶昔,而這個木糠雪糕都不會耶。最上面那層粉狀是木糠,也就是餅乾屑屑;吃著吃著靈機一動,把香草雪糕撒上麵茶粉、OREO;然後以腳踏推車販賣,呈現文青新趴噗風貌;嘿嘿有中潮流唷~~

 

 安德魯葡式蛋撻 

↑榮獲米其林街頭小食頭銜安德魯餅店;主角葡式蛋撻,與澳門幾乎劃等號!這麼著名的小吃不容錯過!而名氣響亮的還有另一家「瑪嘉烈」,倆人曾是結髮夫妻…至此我的偵探魂又被勾起來了,餅是誰做的?為什麼離婚?這些都足以影響購買方向。

網搜得知結果是–葡式蛋塔在19世紀由一位修女發明,1837年於里斯本貝林區可買到,名稱是「貝林塔」;英國人安德魯在1989年引進澳門,並加以改良,一炮而紅,2年後蛋塔店四處林立,還造成蛋價上揚,8年後夫妻離婚,前妻唐士慧自創「瑪嘉烈」餅店,販賣相同產品,又和肯德基爺爺合作,事業版圖比前夫大,在澳門名氣與安德魯也不相上下至於為什麼離婚?就無從得知了,如果是外遇因素,我是不會購買的!而網路上幾乎都認定瑪嘉烈較為香甜,最後選擇購買安德魯原因為;一、他是澳門葡撻創造者。二、他於2006因氣喘辭世,享年51歲。三、比較不甜。

↑這是安德魯餅店的告示,不設補水就是不補匯差。店內蛋撻售價為6個50mop,澳門現在使用港幣或人民幣都很方便了,更沒有匯差問題,都是1比1。在台灣試算後,用美金換港幣,最有利;所以就帶hkd來花用囉。還有一點很重要,澳門幣收受的銀行太少了,沒花完恐怕還不能存回去。

↑安德魯蛋撻登場囉,一層層的塔皮像千層酥,輕巧酥鬆的程度有達極致;焦黑表面正是葡式蛋塔特徵,那是焦糖結成的皮。雞蛋內餡香濃撲鼻,是蛋香與焦糖香交替的在飛翔;口感絲滑柔嫩,似燉蛋又似布丁,獨特;吃到照片這個階段,心中已響起卡農的樂曲。一口咬下喀嚓喀嚓響個不停,伴隨著不噁逆的奶油香、塔皮的酥脆、蛋餡的柔軟,層次感超Merge~吽吽食呀!

短短的官也街讓我買得很盡興,要不是胃小,真想嚐盡特色小食。諸如大菜糕啦肉乾啦肉鬆鳳凰卷啦…吃不下也帶不回,算是遺珠之憾囉!

 

 小飛象葡國餐 

話說來澳門必吃葡萄牙菜,不正宗卻蔚然成風,因為澳門廚師為迎合中西雙方口味,長時間不斷的改良,吸收了鄰近廣東地區的特色,再把傳統葡國菜重鹹口味去除,已發展成獨樹一格的局面了;如今更成為來澳門一定要嚐的特色美味。

小飛象老闆黃文象本身就是位大廚師1996年跟友人合開了這間餐廳,主打具有澳門特色的葡國菜,把多年來的掌廚經驗再加以改良發揚光大,果然擄獲觀光客味蕾奠定小飛象今日不墬之位。今晚一共品嚐7道特色菜,佐以法國小餐包&無糖熱紅茶。

↑這道好像是〝燒牛仔肉〞肉質非常幼嫩沒有腥味吃起來像豬肉,一點也沒有牛的感覺!當下真的認為是道豬肉料理,因為敝人不吃牛算誤食了,阿彌陀佛囉′。‵

↑西洋炒飯;第一口就噴出蕃茄醬滋味,米飯濕潤適中略有嚼感;越吃越覺得米與醬的協調勝過蕃茄炒飯,口感也很奇妙就界於炒飯與燉飯之間。回想N年前在美國迪士尼樂園的蕃茄炒飯…從那時起再也不敢碰外國人炒的飯;今天這一盤讓我心鬆懈了~

↑新鮮什菜沙律;港澳人士稱沙拉為沙律,這盤色彩繽紛透著水亮的生菜沒有醮醬;桌上有一瓶橄欖油醋可自行淋摻。一開始為了嚐蔬菜原味而無加醬,那口感確實如視覺般清爽鮮甜;吃著吃著竟也忘了醮醬汁。怎麼會這麼平順的默默吃完呢,生菜應該有調味過吧,還是食材優選因素?我的嘴並不好伺候耶,總之這回生食滋味很棒~

↑馬介休餅;葡國菜中的一道特色小食,由馬鈴薯與鱈魚料理而成。馬介休(Bacalhau)是鹽漬鱈魚的名稱,換句話說就是阿督仔鹹魚;當咬下馬介休餅第一口時,感覺很像市場賣的炸菜丸ㄚ;再深入感受時,那口感就顯得微妙豐富了;最外面有一層薄殼,酥香似餅,內陷幼軟細緻,最後以綿密收尾入喉;沒有奧鹹魚味,反而鹹香繞頰令人邊吃邊點頭﹋﹋

↑炭燒沙甸魚;這一道也是特色小食,有人一直在旁邊囑咐魚刺很多,大家就都沒吃了。意志力真薄弱…

↑葡式焗青口;港澳稱孔雀蛤為青口。看了一下這道特色小食後,採取一口吃方式來體認滋味;蒜跟起士味道是主角、海味則扮演著跑龍套位置,強烈感受到濃郁且不失鮮美,好吃!

↑焗葡國雞;這道澳門名菜算是中葡交融的結晶,去葡萄牙反而吃不到。雞肉塊札實又嫩滑,馬鈴薯鬆綿入味;重點Sauce一整個香濃馥郁,滋味跟新加坡邋撒麵超像,蠻特殊滴~這多重層次的滋味來自於〝葡汁〞,其來源跟葡萄牙沒有任何關係,是澳門廚師為了淡化咖哩,而結合椰奶,才產生的效果。遙想當年主人家要求降低辣度,而使廚師展現才華造就大眾口福;完全印證古諺【順主人意就是好功夫】

今晚小飛象的葡式風味,有合我口味;不須配白飯、不必下酒伴。太過於道地正宗的菜餚,不見得能征服觀光客,俺就是不想折磨自己的胃,特欣賞有調整改良的店家;能體會當地風情又能滿足口慾一舉兩得也~

 

玩食日期 2016.12月下旬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美食檢驗所 的頭像
    美食檢驗所

    美食檢驗所

    美食檢驗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