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RT 4


 出巡繞境去 

探索路徑→巴黎人酒店→四季名店→威尼斯人酒店→自動步行系統→龍環葡韻→氹仔舊城區→原路折回

↑這座空橋.是比鄰酒店間的聯絡通道,它位於巴黎人3樓購物商場裡「薇安拱廊」旁,拿起酒店平面圖尋找,跟現況不太一樣;酒店實地裡有標示,就照著指引前進了。空橋盡頭左轉經過「四季名店」才會到威尼斯人酒店,如果右轉,會到金沙度假區;呼~光這幾家店就夠你逛的了,來澳門遊玩缺的只是時間。

↑四季名店.這是一間超奢華購物中心,有澳門第一之稱,說是為頂級客層而打造的,面積達21萬平方尺(將近6千坪)我們只想早早找到目的地,就快速通過,沒逛了。

 

 威尼斯人酒店 

↑四季出來是威尼斯人3樓大運河商場,現場有悠揚音樂,環狀運河一共有三條,彼此並不相連;河兩旁精緻的狹街窄橋都是商店,彷彿來到全世界最浪漫的、奇特的藝術之城-水都威尼斯;這也是酒店最大的賣點,而且不會被雨淋濕,皮膚也不會被曬黑,充滿享樂情調。

雖然在室內,還是會有天色變化唷,有清晨、日暈、黃昏、雲彩、嘿~沒烏陰天耶!那些3層樓房子是假的,沒辦法上去;純欣賞屋子外觀,威尼斯本島河道旁的屋子,也是這般的美感。這一區的欣賞重點還有橋,文藝復興風格的拱橋,跟威尼斯最古老的Rialto橋很像。

↑看到貢多拉船了,還沒營業,我們原本想在這搭「貢多拉船」現場看了後不想了。船票一人澳門幣128元(一段)我們二人要花1050台幣讓人家載去展覽,想想作罷。能見識到威尼斯人酒店的精華區域,算是賺到了,畢竟這不在行程裡;可惜時間不允許,沒能好好繞一圈。

↑賭場中間的瑰麗堂.位於威尼斯人酒店的正中央;看來也是一間宮殿型飯店,天花板華麗的裝飾,歐洲貴族氣息濃厚,在我看來又是一個風水八卦陣

↑從這裡下到一樓必須經過Casino賭場,要找「西翼大堂出口」就得進入這個場地;時間還早吧,玩的人不多,6個出入口會有安全人員,負責把關18歲以下兒童進入;後來迷路時找他們問路,是一位異國帥哥,他一手舉起指向賭場內,用中文說衝過去、衝過去;原來我們只走到中間,看到電梯就搭,才會老是在一、三樓打轉,就是沒有衝過去啦,不要搭電梯衝過去就如願找到「西翼大堂門口」了。

哇~威尼斯人好大間喔!真如網友說的一樣,又大又亂,難怪在裡面會迷路。就在找路過程中,發現保全都是西方臉孔沒有東方人,個個高大挺拔著西裝;難怪歐美人士休假,喜愛穿著輕便,怕被誤認成保全嗎?是這樣嗎?

↑螺旋型的手扶梯.大部分的電扶梯都是直的,只有日本三菱電機把它做成彎的,目前世界各地都有零星裝設,全是出自三菱(沒對手了),嘿嘿﹍咱台灣大葉高島屋也有兩條唷;最壯觀的就屬「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貨」的12條了。

↑任何賭場裡的礦泉水都可以免費取用,想說各家瓶裝會不同,結果都一樣;我看這幾家應該都同一瓶了(澳門金沙、澳門威尼斯人、澳門百利宮、金沙城中心、澳門巴黎人)他們都隸屬美國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。走著走著感覺這威尼斯人還真夠氣派,跟我們住的巴黎人頗有異曲同工之妙!

↑澳門的賭場是不接受澳幣mop的,想玩要用港幣。一樓通常是開放式賭場,有許多的賭桌與老虎機,每張賭桌的玩法與金額不一樣。很抱歉我看了好幾桌都看不懂,無法介紹;天性肉咖吧,連自己台灣廟口的香腸,怎麼打也都不會。

最簡單的應該是老虎機了,把硬幣投下去就好了,等螢幕上圖案跑完,鏗鏗鏘鏘掉下錢就表示中了!那圖案跑完沒動靜勒?就輸了咩。那電影裡拿皮箱賭錢的場面呢?在旁邊高額博彩區裡,門口有警衛看不到裡面,ㄟ別為了一窺究竟而拎個空皮箱去,後果不堪設想。

↑這條挑高的長廊,是威尼斯人酒店最使人驚豔的地方,直走是賭場,兩側是精品店,廊道奢華氣派、金碧輝煌!不愧為亞洲最大型的酒店。

↑東翼大堂門口.天花板未免太華麗壯觀了吧,威尼斯人這東翼大堂只接〝機場線〞接駁車,其他線路的接駁車都在西翼,而的士兩邊都有得搭乘;為了找西翼大堂而碰見氣勢雄偉的東翼,壯麗景觀一點也不輸新開的酒店,這趟迷路旅程也夠出奇浪漫滴~(將近1個小時才到達出口)

 

 澳門自動步行系統 

↑接下來要挑戰另一個項目—走路到氹仔舊城區;出了威尼斯人後,找到這座天橋,入口有點隱匿,過天橋就到達〝自動步行系統〞了。google澳門地圖時,很多都沒有街景;網友給的訊息也都是大概方向,所以功課無法做足,找路一切憑直覺;只要到達〝自動步行系統〞就一切OK囉~

↑天橋長100公尺,橫跨「望德聖母灣大馬路」下去就是「望德聖母灣街」,自動步行系統就在一旁。

↑這個平行電梯就是〝自動步行系統〞全長250公尺(網友都說全長350公尺,NO!標準答案是250公尺,100公尺是天橋)由澳門政府斥資4500萬mop興建,目的在帶動氹仔新舊城區間的聯繫,2012年4月啟用,有雨遮,運行時間早上7點到晚上12點;輸送帶分4個段落,不是一氣呵成的,這樣好,可以緩和心情。

來澳門之前就對這個設備有極大興趣,實際體會這個節省走路工的機器,嗯–很便捷,穩定性也高;有ㄚ督仔還在上面走動,我也跟著邁開步伐,喔–不行,有煞車不及的惶恐。對於徒步觀光客來講,我很喜歡這個裝備;一些國際機場裡,也都有這個設施,只是運用在戶外還真有趣。突然想到Casino酒店這麼賺錢,何不搭一座纜車讓我們坐過來呢~

 

 氹仔風情_十字公園 

↑十字公園.自動步行系統的終點站,說是園中有一個巨型十字架,才叫十字公園,可是我並沒有看到;公園乍看之下五顏六色很多彩繽紛,但都是假的、裝置物太多,跟一般充滿綠色植物的公園大相逕庭,比較像遊樂園區,是一處美麗的〝過程〞。

↑時逢聖誕節,公園裡也出現應景裝飾,平常是看不到的。

↑路標.是一座有方向概念的指標,這個設計不錯可以學習。若是我,會加註步行時數,譬如約2分鐘,讓遊客心裡有個底。

 

 氹仔風情_龍環葡韻 

↑龍環葡韻.這處氹仔的旅遊景點是澳門八景之一,由五棟葡萄牙式住宅構成,統稱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;今天星期一休館,只能看看外觀。「龍環」一詞是氹仔地區的舊稱,「葡韻」指的是葡萄牙建築風格,古典又帶有南歐鄉土特色。

這五棟葡式建築皆建於1921年,相當美觀又俱意義,澳門獨有的葡萄牙文化在這裡一覽無遺。話說自1557年起,葡萄牙人便對澳門逐步佔領,1887年在北京簽署了「中葡和好通商條約」從此認可葡萄牙永久佔領澳門的主權;400多年來以殖民地為發展首要,開始建設發展澳門,輾轉成為中西文化交匯結晶,這個新變體就是澳門的文化;也是來澳旅遊不可錯過的觀賞重點。

↑整個建築都是Tiffany綠,也有人稱綠色馬卡龍,喔千萬別說出「蘋果綠」一詞顯Low。屋子廊道是L型,屋後跟右側都沒有,很奇異的建築不知道原理為何。房子基座都高出地面兩三呎,作用是隔離地下潮氣與穩定牆柱,所以門口都有階梯。房子蓋得真漂亮,都90幾年了還是這麼吸引人。

↑這五間房子門口即是馬路,馬路旁是海邊,所以路名就是「海邊馬路」,真是好記。環境優美寧靜,是氹仔重要的文物建築;像這樣歐風的建物,澳門還有好幾處,因而有小歐洲封號,光是拍照就瞧的了。

 

 氹仔風情_嘉模聖母堂 

↑嘉模聖母堂(澳門文化遺產)1877年完工,是氹仔唯一的天主教堂,新古典風格建築,氣質高雅莊嚴,特色是最高的三樓是一座鐘樓,門口掛著〝觀光客止步的牌子〞要祈禱還是可以進去;我們沒有進去因為不曉得怎麼拜。

與一些遊客在嘉模前地休息(澳門都稱廣場為前地)這個前地也有列入澳門文化遺產;看著看著就覺得阿督ㄚ的廟,都蓋的很文雅。澳門會出現這麼多教堂與修道院,都是葡萄牙人在殖民時代,以天主教為官方宗教所致,現在都成為觀光景點了。

↑原為聖母堂的圖書館,現在是民事登記局,主要辦理婚姻登記;在對面教堂辦完婚禮,出來馬上登記,也真便利。屋形別緻莊重,也是一處拍照好點

 

↑這間是廁所,我們看好久才確定,就在龍環葡韻住宅後方。

 

 氹仔風情_嘉模會堂 

↑嘉模會堂.以前是電燈總局(發電廠)現在是藝文活動中心,這一處也是在欣賞屋形,看它前後左右的地基並不平,需先以花崗石把斜坡築成平台,才能蓋房子。澳門舊建築中常見此法,很牢固但不宜築高,其因是澳門平地少,大多是丘陵地,必須造就平坦而堅固的平地,才能蓋房子。

 

↑兵房斜巷.這是一條澳門傳統的麻石路,路面都是石頭砌成,也稱為葡國碎石路。石頭都是葡人來澳時的「壓倉石」(壓倉石=空船太輕吃水不夠深,船容易沉沒,於船倉底放滿重物,使船隻沉穩),靠岸時這些石頭就倒出來鋪路,空船將裝填貨物出口。

當時葡萄牙人以澳門爲基地,經營全球性貿易,在廣州購得絲綢、瓷器、金屬品等中國貨,返銷東南亞、印度和里斯本。澳葡經營的海上貿易,除了獲取鉅利,並滿足了中國市場與外國市場的聯繫;所以在澳門境內有超多國家的舶來品。

話說回來,這不平坦的麻石路,讓我的運動鞋脫膠,走起來膝蓋挺吃力的;現在澳門已翻修了許多石仔路,不僅美觀而且較為平坦,兵房斜巷這條規則不一的傳統麻石路,顯得彌足珍貴。

 

↑擺放在地上的牌位.出現在許多戶人家門口旁,好奇查詢下得知,就是我們所謂的「地基主」;不是土地公喔,因為土地公管轄範圍比較大,地基主比較專屬個人。

 

 氹仔風情_氹仔觀音堂 

↑氹仔觀音堂(澳門文化遺產).面積最小的一間廟宇,屬於神道教,歷史悠久於1902年即在此立廟,堂內的金箔觀音神像有一百多年歷史,而一些觀音堂的文物,如昔日擺放觀音神像的底座、道成館香花禮斗金科、玉山淨供啟師科儀、玉山淨供口金科、道教古籍、印刷道符的木雕版,都收藏在路氹歷史館。另外澳門半島上的普濟禪院也叫觀音堂,上網搜尋容易搞錯。

↑一旁小鐵皮屋內掛滿超大香環,看來是間香環包廂。這超大香環挺有特色的,我第一次看到覺得很震撼;而港澳這邊掛大香環已行之多年,還有分3天(直徑30公分)、7天(直徑43公分)、半個月(直徑55公分)、一個月(直徑87公分),咱們台灣最久的是48小時。隨著環保意識抬頭,港澳一些知名大廟宇已開始禁止囉,數年後這畫面也會成為絕響。

 

↑告利雅施利華街.氹仔舊城區中的重要街道,沒有紅綠燈,車輛是不讓行人的,自己要小心為上。澳門地狹人稠,道路大多像這樣〝人車緊鄰〞。

 

↑寶信押(澳門文化遺產).20世紀就已存在的傳統中式當鋪,位於福隆巷1號。側牆是告利雅施利華街,而福隆巷在googl地圖裡是沒有的,整個仔舊城區也都沒有街景服務。屋子上有個〝押〞字,讓我一度以為是間小賭場。

 

↑跛腳梯.逗趣的街名讓很多人來此拍照,還有網友在這裡演出跛腳情節。澳門的天然平地很少,都是丘陵,街道高高低低還有許多樓梯,難道這是Google沒有街景服務的原因嗎?如果是考量走路拍出來,畫面會抖動,那使用空拍機吧~空拍機!空拍機!空–拍–機!說三次囉‵

 

 氹仔風情_大利來記豬扒飽 

↑大利來記豬扒包.澳門馳名豬扒專家(澳門很喜歡用「馳名」這個字眼)名氣響亮與澳門齊名的美食之一,這間是旗艦店,位在告利雅施利華街上,發跡處也在前方而已;豬扒包的故事來歷著實令人稱羨,話說於1970年,有位土生廚師告訴陳媽媽,假如在豬仔飽夾入豬扒會更好吃,還教她用葡萄牙的香料配方醃肉,陳媽媽進而專研把豬扒醃得更嫩滑,造就了這項馳名中外的餐食。  PS.土生廚師=澳門出生成長的葡萄牙人。豬仔包=法國麵包。

↑室內比門口低窪,但不是地下室,高低落差也是澳門平房特色;還不到11點已座無虛席,老闆說豬扒包要等、…不用等,聽不懂也會意不過來,就對老闆說:不用等的各買一個。孰知獨漏招牌豬扒飽!飲恨!

大利來記所販賣的餐點(豬扒飽有3種)

↑拎著大利來記的豬扒飽,步行到「巴波沙總督前地」品嚐小歇,這裡也是它的發跡處。這款是〝豬扒甜餐飽〞港幣35(約台幣145元)迫不及待的往嘴裡送,麵包體很柔軟,是那種手一捏就扁掉的餐包那種軟,一口咬下沒有麵包的感覺,滿是豬扒肉的紮實感;從咬下到吞嚥,豬排會佔據你的思緒,而麵包會令人忽略。

↑不同的豬扒飽都是夾這塊帶骨豬排,又厚又大、嚼起來軟嫩入味,嗯–好像比較適合配飯耶;豬扒選材帶筋帶肉,咬感很棒、調味不重、淡雅香氣。整塊肉時而軟嫩時而脆口,很特別。

↑菠蘿豬扒飽.一樣是港幣35元,差別是菠蘿麵包當配角;咬感也是很柔軟、比較有甜味,表層沒有酥酥的,我以為會是像在台灣吃的港式菠蘿包一樣,唔~完全不同!我喜歡酥脆的菠蘿頭+柔軟包身。今天吃到這個如同麵包店裡的菠蘿麵包,只有軟沒有酥。覺得是在烘托主角豬扒,或許太酥脆的菠蘿頭會瓜分豬扒滋味;總之最大遺憾就是沒吃到招牌豬扒飽!豬仔包夾豬扒的招‵牌‵豬‵扒‵飽!

 

 氹仔風情_路氹歷史館 

↑路氹歷史館(澳門文化遺產)建於1920年二十世紀的建築風格,充滿歐洲色彩,今天星期一休館,只能欣賞外觀。1878年~1999年間,這裡是「海島市市政廳」為葡人管治路氹兩島的行政中心,當地人還稱其為〝衙門〞,綠色主調的外觀很引人注目,是個攝影的好所在。

 

 氹仔風情_氹仔天后宮 

↑氹仔天后宮(澳門文化遺產).年代已不可考,但廟裡古鐘有標註乾隆五十年(1785年)。建物大部分都重建過了,廟內則保有許多文物;廟裡廟外一樣懸掛著大香環,看來這是澳門的傳統文化特色。

一連看到兩間廟宇都很細小、歷史悠久,恬靜巷弄中香火裊繞,蓋不住篳路藍縷的艱辛,我們一樣只在門口頂禮膜拜參觀。今天所尋訪的氹仔風情加上前日已走訪的官也街,充滿昔日情懷,雖然漁村的舊時光已不復見,但那氹仔舊城區的深厚文化底蘊、中西合併的微妙、與至少二百多年歷史的轉向,在在都值得走訪一遊。

 

 

玩食日期 2016.12月下旬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美食檢驗所 的頭像
    美食檢驗所

    美食檢驗所

    美食檢驗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